Stay Hungry Stay Foolish

孤独是生命的一个质感——微信初心

我们害怕孤独,

把手机放在桌上,

一直在待机的状态,

手机上有个小小的灯,

一闪一闪,

它其实在等待,

或者渴望,

有一个声音来跟他对话。

     ——《孤独六讲》蒋勋

  开始使用微信的时候,带着一丝敬畏之心,带着一丝疑惑,带着道听途说的张小龙故事,回想起蒋勋在《孤独六讲》中写到的上面这段话。这段话就像微信启动画面中描述的情景一样:浩瀚的宇宙中,形单影只的个体害怕孤独,于是他一直在等待,也在期待有人能撬开他的心扉……又像微信创意广告中提及的那样:无聊和寂寞逐渐占满了现代人的内心世界,他渴望被关注,被爱。他们通过寻找各种通往外界的管道与世界做沟通,驱除内心的孤独。

  可以说:微信是一群孤独享受者送给孤独惧怕者的礼物。

  一路走来,微信从无人看好到业界标杆,微信的产品开发团队一直低调着、沉默着。当微信逐渐成为人们一个生活方式的时候,孤独却越来越深入到他们的骨髓,成为一个质感。


  孤独是一轮觉醒

  作为一个不思考的社会里的一个思考者,他的心灵是最寂寞、最孤独的。因为他必须要先能够忍受,他所发出来的语言,可能是别人听不懂的、无法接受的,甚至是别人立刻要去指责的。每一次面对别人的不赞成,甚至是指责,他便是又一轮的觉醒。但唯有真正的思维者坚持着孤独,一直走下去。最后,那个孤独的人,走在最前面的人,他所能达到的领域当然是人类的最前端。

  经历了微信1.0,微信2.0之后,业界更多的声音是在评判微信无望,微信抄袭KIK和Talkbox。此时微信团队沉默着,他们正在寻找下一次的契机。直到微信3.0的诞生,微信进行了华丽的转身。她的开机页面上放出了迈克尔.杰克逊的图片,边上写了MJ的一句话:“你说我是错的,那你最好证明你是对的。”微信3.0的诞生,是微信经历了近11个月的孵化,“摇一摇”功能带来产品全新的生命,随着满城的“卡嚓”声响起,无穷尽的寂寞之心终于有了简单的去处。他们“谨以此版本纪念迈克尔杰克逊,感谢他的音乐陪伴我们的产品开发之旅。”


  孤独是一种沉浸

  孤独是一种沉浸,而孤独沉浸后的思维是清明。因为不管在身体里面或外面,杂质一定存在,我们没办法让杂质消失,但杂质可以在沉浸中不断沉淀,杂质沉淀之后,就会浮现一种清明的狀态,此刻头脑会变得非常清晰、非常冷静。

  微信产品确定后,广研团队的程序员就从原来的岗位离开,开始学习手机客户端的编程。原来在QQmail手机随身邮上的经验,被广泛应用到了微信的打造过程中。新的手机团队不是做一个客户端,而是IOS、安卓、塞班三个客户端同时开始做,放出IOS版本之后,立即转安卓做下一个版本,安卓做完转塞班,然后再转回做IOS。这叫全天候手机开发团队。他们喜欢在黑夜里通宵开发,此时广州寂寥无人,适合集中精力并行开发。程序员三五成群,在工作区过道上低声讨论,有的就地开始做俯卧撑,以提振精神。有人把他们称为“矿工”,因为他们总是在黑暗里工作,而他们以这称号为傲。

  2012年很火的《中国好声音》见证了一群沉浸在音乐中的孤独者。舞台给到每位选手演绎一首曲目的时间,也就几分钟,但这几分钟却浓缩了一个音乐梦。这里面包含了面对音乐的孤独,面对爱情的挣扎,面对生活的无助。可以说,每首曲目的歌词都是每位歌者的内心独白。


  孤独是一次出走

  就像许巍的《蓝莲花》歌词所写到的那样:没有什么能够阻挡/你对自由的向往/天马行空的生涯/你的心了无牵挂/……

  孤独的同义词是出走,从群体、类别、规范里走出去,需要对自我很诚实,也需要非常大的勇气,才能走到群众外围,回看自身处境。这里讲到的出走,并非单纯意义上讲到的身体的出走,而是心灵的出走。正所谓“身未动,心已远”。出走是跳出现有的框架,重新抓取事物的本质,寻找焕发生命力的全新解决方案。

  乔布斯用Think different开启心眼,让人在庸常的生活中得以遥望一个不同的世界。他的伟大之处在于他重新定义了看待事物的角度,寻求事物的本源。在iphone的发布会现场,他骄傲而自豪地宣称:“今天,我们重新发明了手机”。可以说,改革Mp3播放器是乔布斯开始逐鹿电子产品的一个宣告,而重新发明的iphone手机则是将乔布斯推上“教主”地位的一个重大标志。在乔布斯动手之前,世界仿佛不过如此。在乔布斯动手之后,人们却觉得世界理应如此。世界原本残缺不全,等放入乔布斯的产品之后,一切完美了许多。优雅如apple的鼠标,便捷如iPod的转盘,顺滑如iPhone的屏幕,世界本应如此。这让人沉溺,也让人醒悟。

  那些正在改变世界的人,都是孤独的享受者,也是真正完整快乐的人。他不需要借助别人的隐私来使自己丰富,他自己就能让生命丰富起来。

  而那些惧怕孤独的人,正不断通过各种管道向外去抓住,不管是友谊或者是爱情,或者是称之为各种名称的人际关系。但蒋勋先生提到的:回到自我,回到一个完整的时间和空间里,跟自己的对话,跟自己的独处,是面对孤独的第一个功课。现代社会要谈的不是如何消除孤独,而是如何完成孤独,如何给予孤独,如何尊重孤独。 

  回到开篇提及的那些惧怕孤独的人,这些寂寞的灵魂可能在地铁里、候车厅、夜深人静的马路上。蒋勋先生告诉你们的是:

其实,

等待的状态是非常寂寞的,

也可能非常荒凉,

我们希望这样的等待背后,

有个孤独的大环境做他的背景,

如果他在这个孤独里,

懂得了生命的渴望,

爱的期待,

他的孤独会比较饱满。

评论
热度(6)
 

© 周莜 | 视界 | Powered by LOFTER